2020年达内集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精神,达内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内”)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 拟在新工科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项目上与高校展开合作,在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讲求实效的原则下,深入推动校企双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
- 一、建设目标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围绕o2o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模式探索,以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集成果导向、问题导向、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为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围绕基于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主动对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行业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围绕学生的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能力和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能力,进一步掌握所学理论;熟悉企业工作环境和团队合作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 二、建设内容
-
拟设立50个项目。将开展Python智能开发、机器学习、大数据应用开发、全栈式互联网开发、虚拟现实设计、云计算开发与运维、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互联网营销、智慧数链财经等方向推动大学生系统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项目和教改项目;开展推动与普及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努力,设立专项和基础教改项目。项目重点包含以下内容:
1.丰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内涵;完善线上线下课堂教学建设;设计线下课堂教学与在线课程相融合的教学大纲;共建线上辅助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完善教学资源库,收集教学过程性数据。
2.根据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实践教学目标要求;探索与尝试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整合教学资源,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建立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模式。
3.结合专业培养计划及培养目标,制定学生实习实训活动计划;制定和完善实习实训工作管理办法;校企协同开展学生实习实训活动;实习实训成绩整理;总结实习实训教学活动,交流教学经验。
专业共建特色
1.推行项目管理制度,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针对不同技术方向,开展不同的项目演练,将各种技能和知识点贯穿项目始终,由小到大,由分到总,由虚到实,实行标准化、流程化、系统化培训;
2.将现代公司技术标准和开发技巧融入到课堂实训中,熟悉软件工程“需求获取→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测试→产品上线→运行维护”全流程各种工具与方法,以各种大大小小的项目驱动教学和实训,推广达内集团倡导的差异化教学模式,注重在“学中练”,从“做中学”,不断积累项目经验,总结教学方法;
3.掌握现代企业常用工具,并结合国际通用准则,划分不同模块功能,进行标准化编程,有的放矢地教学,并学会团队协同工作的方法,及时掌握前沿应用技术及人才需求变化,动态更新项目案例及专业课程,实现培养目标与前沿需求接轨。
4.校企双方从宏观上对项目进行全面督导,对各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以项目驱动专业课程建设,争取成为全国校企协同合作,进行专业共建的典范。
- 三、申报条件
-
项目申请院校必须为本科院校。
1.院校领导支持教学创新,具有前瞻意识,大力推动产学合作专业共建与综合改革。
2.项目申报人为本科合作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数字媒体、会计学等相关专业负责人或学生双创工作负责人。
3.申报教改项目专业共建,原则上以申报院校现有专业课程为基础,包括已经开设或排入计划即将开设的专业课程;未开设的新课程,经双方协商,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4.合作应具有连续性,每专业方向合作至少三届,每届申报学员不少于80人。申报专业共建的学时安排不少于36学时,每学期至少要开课一次。
5.不论项目实施地点在企业方还是校方,企业方或校方均需提供相关必要支持,原则上以不少于40个学生教学使用,包括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网络环境等,以满足专业教学和实训的需要。
6.院校需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对项目组织管理,并按照企业制定的考核体系对学生及老师进行考核管理,完成项目建设。
注意:每位老师请申报上述项目中的一项,不鼓励多项申报。对于之前3年内已经获得同类资助的教师,不再接受相关项目的申报,但欢迎申报其他未获得过资助的项目类型。
- 四、支持办法
-
1.达内集团资助立项院校研发和实施经费补助5万元。
2.达内集团对立项单位提供技术资料,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实训体系、教材体系、项目案例和课件研发体系、考核体系建设,并根据实际需求变化,派遣合适人员进行专业课授课和必要的实训项目现场支持。
3.达内集团提供价值1000万元的在线教学平台TMOOC系统,同时开放价值数百万元的教学资源供合作方使用。
- 五、申报办法
-
1.申报者应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http://cxhz.hep.com.cn)注册教师用户,填写申报相关信息,并下载《2020年达内集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表》进行填写。
2.项目申报人须在平台项目申报截止时间前将加盖高校校级主管部门公章的申请书形成PDF格式电子文档(无需提供纸质文档)上传至平台,并发送至企业邮箱pr@tedu.cn;如有问题可以联系达内集团院校事业部秦老师,联系电话:010-5727-8149。
3.达内集团将于项目申报结束后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评审,并及时公示入选项目名单。
4.达内集团将与项目申报负责人所在高校签署立项项目协议书。立项项目周期为3-4年,所有工作应在立项项目协议书约定的项目周期内完成。项目到期后,项目负责人通过项目平台提交结题报告及项目成果,达内集团将对项目进行验收。
-
有关专业共建建设项目申报说明和申报表格式,请参见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