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达内集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
师资培训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精神,达内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内”)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 拟在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创新创业联合基金等项目上与高校展开合作,在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讲求实效的原则下,深入推动校企双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

一、建设目标

达内产学合作师资培训项目面向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数字艺术等相关专业。作为职业化人才培养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达内旨在协助院校打造产学研融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措施,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升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同时引入达内讲师培训评审体系,以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双师型”、“双能型”教师培养为目标,通过了解产业发展、企业技术体系和真实项目研发实践与实训,提升院校专业体系研发能力以及教师的项目和技术实践能力和实训教学水平。

二、建设内容

1.项目形式

达内集团拟将联合区域内优势院校,在互联网应用开发、大数据开发、移动互联开发、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艺术、互联网营销、云计算开发与运维、主办会计、虚拟现实开发、Web前端开发和软件测试等11个专业方向设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基地,用来开展师资培训以及教学展示与研讨项目。

2.培训思想

根据不同方向的需求,派遣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切合社会实际需求,结合当下最流行的技术开展培训,努力为院校培养多个专业方向的优秀师资,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帮助院校完善专业学科建设,促进教师指导大赛的水平,并为院校间教学工作的交流与促进提供平台。

3.培训特色

整个师资培训期间,遵循项目管理中的PDCA模型(Plan-Do-Check-Action),做好“计划——执行——检查——纠正”工作。在培训初期,每个培训方向必须将需要老师掌握的理论知识、工具、方法和技能全部以列表形式公示;在培训过程中,按既定计划和步骤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培训后期,通过科学的实验报告和培训总结,将各专业方向的培训效果体现出来。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训项目、实训步骤、实训数据、实训效果全部量化,形成科学的评估系统。

三、申报条件

1.申报院校须在指定专业方向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或者在专业集群建设方向具有领先水平;

2.项目申报人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数字媒体等相关专业负责人;

3.学校领导应积极支持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推进高校专业综合改革,优先考虑具有创新发展思路的试点合作院校;

4.校企双方共同商定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院校选择、培训内容、人员及场地协调。原则上企业提供技术力量及实践资源,高校负责院校及人员组织、场地及设备提供。

四、支持办法

1.拟在全国遴选5所本科院校,设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示范基地,围绕某个专业技术(群),促进校企间、校际间示范交流。

2.拟支持11个方向:互联网应用开发、大数据开发、移动互联开发、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艺术、互联网营销、云计算开发与运维、主办会计、虚拟现实开发、Web前端开发和软件测试。

3.每个示范基地,达内拟支持6元万,用于校企实施该项目的经费补贴。

4.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实施和调整培训计划,达内集团派遣经验丰富的名师和专家实地支持和分享。

5.达内将邀请所有入选项目的主要负责老师参加项目总结和经验分享研讨会。目的是对项目进行总结,巩固建设成果,并为公开共享建设成果给所有学校做准备。

五、申报办法

1.项目申报者应填写《2017年达内集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表》(见附件)。

2.项目申报者需在2017年5月10日前将加盖学校公章或院系公章的申请书,形成PDF格式电子文档(无需提供纸质文档),发送至: lihuanying@tedu.cn,若有任何疑问,请致电:010-57278149 ,15210784379,联系人:李焕英。

3.达内集团拟于2017年5月开始组织对申报单位进行项目遴选,并报送教育部终审。最终立项名单以教育部官方网站的公布为准。

师资培训项目个人报名表和单位申报合作表格样式,请参见网址:

http://www.ycty.org/project/20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