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内教育受邀参加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

发布:英才添翼来源:英才添翼时间:2020-10-20

10月16日,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盛大开幕。

论坛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举办,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黄淮学院承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会理事长郝明金,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霍金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二级巡视员晁桂明,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中华职业教育社党组成员、副总干事李英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建荣等中方领导;以及剑桥大学副校长David Cardwell、爱尔兰卡罗理工学院副校长等外方嘉宾,线上线下出席开幕式。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长孟庆国主持开幕式。

达内时代科技集团董事长助理/校企合作中心总经理高玮受邀参加分论坛:建设现代教育体系---新时代类型教育的历史与未来方向,并就“面向'十四五',类型教育新格局”与中国电子华大九天副总经理郭继旺、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兼经世教育研究院院长谭方、北京中成毓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洪雷展开探讨,圆桌论坛由常州工学院校长汤正华主持。

谈到面向新基建,如何为学习者提供终身学习服务体系。高玮女士说到,达内发展18年恰好是中国信息技术产业、互联网/移动互联产业蓬勃发展的18年。达内教育集团作为以职业培训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也在不断思考总结,如何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终身学习的服务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面,达内教育集团从T型人才升级到π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3.0时代,主要注重培养T型人才。“T”中的“—”表示广博的知识面,“|”表示专业的深度。在“宽知识、深专业”的基础上,形成硬能力“尖角”打造一专多能人才。高玮女士介绍,至少拥有两种专业技能,能将多门知识交叉融合的高级复合人才称之为‘π型人才’,这种类型人才也更符合现在这个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也是基于达内过往18年培训经验积累和总结。

面对新时代,达内教育集团通过对产品进行整合来为终身学习做准备。高玮女士介绍,达内将26个品类升级为三大学院:达内IT学院、数字艺术学院和运营学院,这样可以实现一个学院下,不同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深研渗透,满足π型人才需求和职业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的趋势。针对不同学习需求的人群,达内匹配了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师资力量。面向求职者及在职者,达内提出了“职业胜任力”、“职业竞争力”、“职业发展力”三个维度能力的培养,“全面赋能数字经济时代新型职场人”。

高玮女士介绍,达内推出的“十年服务计划”将18年来积累的资源开源给所有达内学生,为这些学员持续提供知识迭代、就业机会、行业圈层、创业资源等开源内容,帮助学员在未来的10年职场生涯中能更快速的成长。同时,为学习者更好地提供终身学习服务,达内将面向所有学员包括1千余所合作高校全面开放课程,共26个方向,20000+个小时的课程视频,30000+个知识点,20000+个实战案例。

在“大内高手”社区内持续性的组织相关活动和输出相关知识,沉淀导师团和所有优秀学员的智慧,帮助所有IT青年共同成长,一起成功。

最后,高玮女士表示,除了以上产品和服务,为了帮助学习者更近距离接触学习场景,我们依然会坚持线上学习和线下交付并重的模式,希望能够与更多学校探讨三师授课模式,将达内的终身学习体系资源更好赋能给高校。

本次论坛上,达内教育集团作为企业代表还展示了产教融合创新成果、由达内教育研究院李友缘主讲的产教融合课程《Python核心技术》通过直播形式进行了分享,受到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