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内发布人工智能教育方案 助力高校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发布:英才添翼来源:英才添翼时间:2017-12-07

8月10日, 2017年第十一届达内英才添翼校企合作高峰论坛在贵阳召开,达内教育集团教学督导唐亮发布“AI智慧创新工场整体解决方案”,达内研究院院长兼首席架构师白钢发布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方案。

达内教育集团教学督导唐亮发布“AI智慧创新工场整体解决方案”

达内教育集团教学督导唐亮重点发布了 “AI智慧创新工场整体解决方案”,唐亮介绍达内AI智慧创新工场的设计目的是为满足IT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训与实践需求,在AI智慧学习环境中学习技术技能,熟悉并掌握人工智能在IT产业各个领域的作用和实践方法,并提供高度模拟企业IT生产环境的实训室环境,使学生毕业前就成为强操作性人才,做到“无缝上岗,轻松胜任”!实训室的设计参考当前行业用人岗位需求差异,能够支持研究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等不同类型的IT人才培养。

产业化:实训设备、实训场景取材于达内及合作企业真实工程项目。达内及合作企业资深工程师曾主导设计了智慧城市等几十个大数据及物联网示范项目,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将真实过程项目融入实训室建设开发中,真正做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工程性:实践教学基于真实项目任务和流程环境展开,环境与企业一致,任务与岗位一致,利于快速上岗。

工程化:以标准业务流程进行项目实战,确保学生“懂知识”,也“懂业务”。

创新创业孵化: 实验室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的孵化环境,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辅导,包括开展创业咨询服务,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等,同时支持学生进行创新性比赛设计,可以借助实训室平台参加创新创业大赛。

达内AI智慧创新工场主要适用于合作院校计算机科技、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等IT类专业,以及数学媒体艺术、电子商务、产品设计等泛IT类相关专业。

达内携手微软、百度共同为高校打造AI智慧创新工场整体解决方案,为满足合作院校不同程度的建设需求,提供基础版、高级版以及创新版三套建设方案。

唐亮还分享了黄淮学院和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两所高校的达内智慧创新工场的成功案例,表达了达内教育集团希望与各高校合作开展更加多样化、深层次的合作。

达内研究院院长兼首席架构师白钢发布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方案

达内研究院院长兼首席架构师白钢在会上发布了“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他首先用人类的视觉识别模式作为引例,指出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需要数学、神经学和计算机学科的综合知识,而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系统是人工智能这颗“火箭”能够腾飞的“助推器”。随后他给出了构建人工智能系统的理论基础、软件实现和应用方案及对应的各类IT培训行业人才。基于人工智能系统的知识体系和人才需求,设计了完整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依照专业实践内容、专业核心内容和专业基础内容构建了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以满足高校架构内的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需要。随后,他简要陈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设计了各高校开设相关学科必须的、能够验证理论、探索内容和研究趋势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实验室建设运用了“中心实验室+院校实验室”的模式,既能满足各学校的验证实验需求,也能合理有效的分配中心实验室算力资源。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新焦点,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又是重中之重。达内集团紧跟国家和市场需求,推出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方案,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的教育产品服务。根据产业技术发展和岗位能力的需求及趋势,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打造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