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内班主任专访】林晓琳:良师诤友,润物无声

发布:英才添翼来源:英才添翼时间:2017-10-31

说起班主任,大家都不陌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学,都会有他的陪伴。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与他们息息相关。他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达内班的班主任扮演着同样的角色,但是又与众不同。

林晓琳是达内共建专业班级众多班主任其中之一。如今,她所负责着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15级java1-4班、测试班、web班、UID班共7个班级的学生日常管理。今天通过采访了解晓琳老师如何管理7个班级的学生,在她管理的过程中会有哪些挑战及她对班主任的感悟与期待。

林晓琳: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达内IT学院班主任

校企合作背景介绍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达内IT学院属于达内最早一批校企共建专业学院。该学院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主要学习学校专业课程,修满必修的学分,大三开始学习达内的课程,大四统一去企业方实习一年。从2011年建立达内IT学院至今,达内与高校联合培养输送输送了695名学生,其平均就业薪资5300元目前大三在读271位学生,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采访直播间

了解达内班主任的日常:平凡却不普通

Q1能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您目前负责的班级情况吗?您日常的工作都有哪些?

林晓琳:目前主要负责2015级java1-4班、测试班、web班、UID班共7个班级,他们所学的课程分为java、web、测试、UID,期间也会穿插一点嵌入式和安卓方面企业需求的课程以补充学生的专业知识。

作为班主任,我的日常工作主要在于管理学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平时也会组织参加一些竞赛,比如发现杯、服务外包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等来丰富业余时间,除了校外竞赛,也会举办校级的达内IT联盟大赛,验收学生的学习成果。当然班级活动的组织也是必不可少的,像组织聚餐、元宵节的时候组织大家一起动手做汤圆等等,来调节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 


林晓琳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

Q2你刚才提到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竞赛,比如发现杯、服务外包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等,同学们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林晓琳:我们主攻的是发现杯大赛,第三届发现杯和第四届发现杯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第三届发现杯区域赛获得一、二、三等奖23组,全国总决赛三等奖4组,二等奖2组。第四届发现杯区域赛一二三等奖30组,全国总决赛三等奖2组,二等奖1组。每年都有优秀指导老师奖和优秀院校组织奖。


同学们在“发现杯”大奖赛中取得佳绩

走进达内班主任:方法总比问题多

Q3在管理学生过程中,有遇到过让你觉得比较棘手的事么?你是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的?

林晓琳:我的理念是有问题就解决,方法总比问题多,学生的很多问题基本上都是琐碎的小事情。遇到过几件大事,配合学校、家长一起解决,虽然过程比较艰难,但是结果都还好。

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13级有个学生生病了,不适合来校上课,要住院。家长打电话给我,希望可以让女儿修满学生,拿到毕业证。然后我们就通过协调各方关系,帮助女生跟上课程,让她在住院期间修满了学分。同时发动了学院和学校捐款,帮助这个女生以及这个家庭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Q4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5后,比较年轻想法比较多,有没有遇到过比较任性不好管的学生么,你是如何对待的呢?

林晓琳:我感觉不存在任性和不好管的学生,可能会有爱学习和不爱学习的学生。针对不爱学习的学生,我会先了解他的心理需求,为什么不爱学这个。一般情况下,学生不乐意学,基本上是因为没兴趣,没兴趣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在学习中没有成就感,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也是我一直在带班过程中追寻的。

就拿2013级Java班张同学来说,刚刚上来大三的时候表现还可以,因为大一大二都没有怎么学,我们的课程是从0开始学的,所以刚刚开始还是挺认真的,但是到了第一学期中期,Java课程进入第二个阶段的时候,课程难度提高了,他就比较懒散了,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后来我就跟他谈心,帮助他梳理学习思路,给他专门的补课机会,有空就来学。一遍不行学两遍,两遍不行学三遍,直到学清楚为止。慢慢地他从课程中找到自信,自己的学习自觉性也更加积极。其实学生只要是会了,听懂了,就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自然会爱上学习。

Q5能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您目前负责的班级情况吗?您日常的工作都有哪些?

林晓琳:比较难忘的是今年6月份,我这边的班级陆续毕业,那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出差,从舟山到杭州,又从杭州到舟山。我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带到杭州,安顿好他们顺利进入就业期之后,抽了3天时间回舟山看物联网班的学生,一进门,看到他们一个个笑的很神秘。然后说给我一个礼物。班长从教室最后面拿出来一个大相框,里面是我们一个班级的合影,这个合影的照片是拼图拼起来的,估摸着这个拼图有六七千张吧,我不知道他们花了多久拼完的,但是真的很感动,现在一直挂在我的办公室里陪着我。


学生用拼图拼成的班级合影

信任是做好工作的最大动力

Q6觉得支持你做好这份工作的最大动力是什么?

林晓琳:最大动力是学生对我的信任,让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解决任何问题。

Q7当达内班班主任已经两年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林晓琳:最大的感受就是更成熟了吧,特别是面对工作这一块,我会更加的主动去做一些事情,思考问题更加的全面了,对自己也更加有要求了,现在的我更会去主动思考一下学生的需求和公司层面的需求,让自己和自己从事的事业变得更好。

Q8在未来的工作中有哪些新的期待?

林晓琳:今天15级产学实验班第一批刚刚落地,希望明年就能接到好项目让他们做吧。另外看看舟山片区有没有好的学校和机遇,把我们达内IT学院更加壮大一点。

达内班学生说

蒋依洁(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13级计算机2班):

晓琳姐其实对我们来说,真的就像个大姐姐一样的。在大三的时候,不光管我们的学习,还照顾我们的生活。在我们大四的时候,回了杭州实习,也是她帮我们解决很多的困扰。以致,我们回学校的时候,大家回去都会去看看她,然后给她带各种吃的。

她对于工作上也是很认真的,有安排给我们的时候,会及时跟我们说,让我们做好准备。之前在参加发现杯的时候,晓琳姐也是一直会盯着我们,让我们好好努力,做出好的作品来参赛。

汪永赛(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14届物联网工程专业物联网1班):

她给我们做的就业指导课,很全面很具体,特别是面试指导和简历的制作,很到位,也是因为这两项软实力我们班比较高,在后期的就业阶段中,我们班很快就全部就业了,包括我们同一期的其它专业的学员也是,很快就全部就业了。

并且在学习生活中,每逢大小节日都会在班里自己掏腰包给我们买小东西,小礼品,对我们的学习也很上心。

班级管理方面也很严格,每每看到我们心不在焉的,玩手机的,当时会收了我们的手机,下课后还会找我们访谈。

总的来说,很感谢林老师对我们的教导,我们之间不只是师生关系,更是好朋友。 

 【后 记】

90后的林晓琳,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乐观、开朗、漂亮,跟大多数90后一样,有自己的想法并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在任职达内班班主任之前是舟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实习老师,一直与学生打交道,让她对于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学生有着更多的思考和办法。采访中,每次一谈到跟自己学生相关的话题,就停不下来,言语中切实地感受到,她从内心深处热爱她的学生,热爱她的工作。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愿意用尽全力去帮助她的每一个学生,因为从他们的成就中更能看到自己工作的价值。